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配查网,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
当大多数人的目光还聚焦在航母数量和五代机性能的传统赛道时,一个决定未来海战胜负的关键领域,中美之间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倾斜。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在舰载激光武器这个“未来战场规则改写器”上,中国不仅补完了课,甚至已经“弯道超车”。
而在核心的能量功率指标上,甚至甩开了曾经的领跑者美国。
2025年,中国海军第三批次的055型万吨大驱上,一款编号为“LY-1”的舰载激光武器系统正式亮相。
它的出现,瞬间让全球海军观察家们倒吸一口凉气。
展开剩余88%根据各方分析和推演,这套系统的功率,保守估计超过了300千瓦。
300千瓦是什么概念?
就在此前不久,2024年底,美国海军寄予厚望的HELIOS“太阳神”激光武器系统,在其“普雷贝尔”号驱逐舰上完成了测试。
其功率是多少?
60千瓦,峰值功率据称可达120千瓦。
这意味着,中国在实装舰载激光武器的功率上,达到了美国现役系统的5倍。这种能量差距,已经不是简单的量变,而是足以引发质变的鸿沟。
从“好莱坞大片”到“务实快消品”: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回顾历史,美国是激光武器当之无愧的开创者。从1960年第一束激光诞生,到后来雄心勃勃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一度在这个领域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他们曾尝试将兆瓦级的化学激光器塞进波音747,打造“空中激光炮艇”,试图在万米高空击落弹道导弹。
这个项目听起来就像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技术上令人叹为观止,最终却因为成本高昂、作战条件苛刻等一系列“不接地气”的问题,在耗费了36亿美元后被送进了“飞机坟场”。
美国的研发思路,长期以来都带有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理想主义色彩。
他们追求的是一步到位的、完美的“超级武器”配查网。
然而,无论是早期的化学激光,还是后来的自由电子激光,都因为体积、重量、成本和有毒燃料等工程实用性问题而屡屡受挫。
中国的路线则完全不同,更像是一家信奉“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科技创业公司。
在早期技术积累完成后,中国没有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大杀器”,而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先是研制出10千瓦级的“低空卫士”系统,在测试中于2000米距离上轻松击落30多架无人机,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
紧接着,更成熟的产品——“寂静猎手”激光武器系统横空出世。
这款峰值功率30千瓦的系统,最关键的一步是——出口。
卖给了谁?中东“土豪”沙特阿拉伯。
在沙特,这款武器不再是靶场的玩具,而是真正投入了实战。
据报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寂静猎手”成功击落了至少13架来袭的胡塞武装无人机,取得了全球首个激光武器实战拦截记录。
这一步棋至关重要。它不仅证明了中国激光武器的可靠性,更形成了一个“技术-出口-实战-反馈-升级”的完美闭环。
每一次拦截,都是一次宝贵的数据收集。每一次成功,都是对系统算法和性能的最好验证。
更重要的是,它算清了一笔颠覆性的经济账:击落一架无人机的成本,不到一杯奶茶钱,或者说,不到1美元。
而用一枚价值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去拦截一架几千美元的无人机,这种消耗战连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感到肉疼。
当中国通过“寂静猎手”在低功率应用领域玩得风生水起时,美国海军还在为高功率激光上舰而头疼。
外界普遍认为,拦截亚音速反舰导弹的功率门槛是100-150千瓦,而要有效应对超音速导弹,则需要300-500千瓦的功率。
为什么美国海军最新的HELIOS系统只有区区60千瓦?
是他们造不出更大功率的激光器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真正的瓶颈,在于“平台”。
美国海军的主力,是庞大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舰队。这些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战舰,就像一栋布线陈旧的老房子,其电力系统在设计之初,根本没有考虑到未来要接入激光炮、电磁炮这种“超级耗电”的“新家电”。
根据美军自己的测算,要支持一台300-500千瓦级的激光武器有效运作,军舰需要额外提供高达25兆瓦的电力。
对于“伯克”级来说,这意味着要么牺牲雷达等核心系统的性能,要么进行脱胎换骨般的昂贵升级,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
因此,美国海军只能在现有电力框架内“螺蛳壳里做道场”,搞出了60千瓦的HELIOS和在两栖舰上测试的150千瓦LWSD样机。
这些系统对付一下无人机和小艇尚可,但面对真正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则显得力不从心。
反观中国的055型万吨驱逐舰,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款从设计之初就着眼于未来的战舰,被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采用了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
有分析指出,055型驱逐舰在设计时,就预留了高达8兆瓦(8000千瓦)的电力冗余。
这不是一个疏忽,而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它相当于为未来的高能武器,在船上预装了一个独立的“变电站”。
这种平台设计上的“代差”,使得055大驱可以从容地集成300千瓦甚至更高功率的激光武器,而无需对全舰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
当美国的工程师还在为如何从“伯克”级的“插座”上挤出更多电力而绞尽脑汁时,中国的055已经铺好了迎接“高耗能家电”的高速公路。
如今,中美在舰载激光武器领域的态势已经非常清晰。
曾经的“学生”已经出师,甚至在部分科目上成为了“老师”,而对于曾经的领跑者来说,这条追赶之路,恐怕会相当漫长且艰难。
来源:LY-1亮相阅兵式,外媒:“全球最强激光防空系统”
2025-09-06 06:59·决策与信息杂志
来源:LY-1亮相阅兵式,外媒:“全球最强激光防空系统”
2025-09-06 06:59·决策与信息杂志
发布于:河南省诚信双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